close

離開葡萄牙最後一座城市景點艾佛拉後,搭巴士前往西班牙城市 :梅里達

西班牙語:Mérida  全名「最高貴、古老和忠誠的城市梅里達」(Muy noble, antigua y leal ciudad de Mérida)[對 沒錯 就是這麼長],西班牙埃斯特雷馬杜拉大區的首府。

LINE_ALBUM_西班牙 梅里達 兩個古遺跡_230218_23.jpg

梅里達建於公元前25年,原名埃梅里達-奧古斯塔,梅里達是個典型的古羅馬式城市,由羅馬人在戰略通道上所建,經歷兩千多年的風霜雨水和戰火摧殘考驗,幸運的保存下許多羅馬時期建築遺跡與珍貴文物。 梅里達的考古遺址群於199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想體驗古羅馬時期的古羅馬文化,在西班牙的梅里達是不錯的選擇。

這一站要看的是古羅馬式的遺跡: 羅馬劇場Teatro Romano、 圓形競技場 Anfiteatro Romano

LINE_ALBUM_西班牙 梅里達 兩個古遺跡_230218_19.jpg

LINE_ALBUM_西班牙 梅里達 兩個古遺跡_230218_3.jpg

 

梅里達羅馬劇場是公元前16-15年落成的。在1993年該劇場作爲梅里達考古集合的一部分成爲了世界遺產。此劇場經歷數次修復,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於公元105年(圖拉真時代)進行的,當時修建了現存舞臺的前部,而其他部分則是在公元333-335期間的君士坦丁大帝時期修建的。由於羅馬帝國將基督教作爲了國教,在舞臺表演被認爲是不道德的,因此大約在公元4世紀該劇場廢棄。此後數個世紀劇場的大部分都被沙土掩埋,唯一可見的部分是其最上幾層,這些部分被該地區人民尊爲「七座」,在當時是給王坐的位置。對於此建築的考古發掘始於20世紀初期,1933年那時,在劇場建築中舉行了梅里達國際古典戲劇節。2007年時,該建築被提名納入西班牙十二國寶,現在是世界文化遺產。

LINE_ALBUM_西班牙 梅里達 兩個古遺跡_230218_12.jpg

LINE_ALBUM_西班牙 梅里達 兩個古遺跡_230218_17.jpg

LINE_ALBUM_西班牙 梅里達 兩個古遺跡_230218_20.jpg

LINE_ALBUM_西班牙 梅里達 兩個古遺跡_230218_21.jpg

LINE_ALBUM_西班牙 梅里達 兩個古遺跡_230218_22.jpg

環繞劇場的看臺臺階利用了聖阿爾賓山的傾斜度建成。其能容納6000名觀衆的看臺臺階分爲3個區域:

  • Cavea Summa:最上層看台
  • Cavea Media:中間看台
  • Cavea Ima:最下層看台

就跟現代劇場差不多的意思分等級, 舞台區塊有六層樓高,座位區連廣角鏡都無法容納得使用全景,舞台的大小不是只有小小一塊扇形平台喔,而是從背後柱子雕像區開始算;當然這跟義大利版比起來差很多,但應是全西班牙最大的古羅馬劇場。

LINE_ALBUM_西班牙 梅里達 兩個古遺跡_230218_6.jpg

LINE_ALBUM_西班牙 梅里達 兩個古遺跡_230218_7.jpg

LINE_ALBUM_西班牙 梅里達 兩個古遺跡_230218_8.jpg

LINE_ALBUM_西班牙 梅里達 兩個古遺跡_230218_9.jpg

LINE_ALBUM_西班牙 梅里達 兩個古遺跡_230218_10.jpg

LINE_ALBUM_西班牙 梅里達 兩個古遺跡_230218_11.jpg

 

LINE_ALBUM_西班牙 梅里達 兩個古遺跡_230218_13.jpg

來到競技場,它跟羅馬劇場就在隔壁,好比看完角鬥士與野獸的生存競賽,換口味來去看場劇場很方便。

LINE_ALBUM_西班牙 梅里達 兩個古遺跡_230218_2.jpg

競技場是建於西元前8年,這裡舉辦的活動較為平民化一些,大多為狩獵、摔角、勇士與野獸之間的競技,總之那些簡單粗暴的娛樂都是在競技場。 競技場約可容納一萬五到一萬六千名觀眾,蓋法與羅馬劇場差不多,但場地自然不像羅馬劇場一樣精緻,建築以就地取材的石頭為主,在競技場兩側有小房間,據推測是關野獸的籠子以及讓角鬥士選手準備比賽的地方。競技場的中間可以看出有出入口,據推測與義大利的羅馬競技場一樣是給奴隸或野獸的通道,如同電影神鬼戰士那樣。

LINE_ALBUM_西班牙 梅里達 兩個古遺跡_230218_1.jpg

LINE_ALBUM_西班牙 梅里達 兩個古遺跡_230218_4.jpg

LINE_ALBUM_西班牙 梅里達 兩個古遺跡_230218_5.jpg

LINE_ALBUM_西班牙 梅里達 兩個古遺跡_230218_16.jpg

羅馬劇院的後方有一個巨大的門廊花園,當時人們休憩娛樂的地方,也是遺跡的一部分。

LINE_ALBUM_西班牙 梅里達 兩個古遺跡_230218_0.jpg

看完了梅里達的古羅馬遺跡後緊接去下一站去西班牙的塞維亞,不過這時來到塞維亞已經是傍晚了。晚餐在一個叫Plaza del cabildo 的廣場( 中文翻譯:卡比爾多廣場 ) 的餐廳用餐,它隱身塞維亞主教堂旁邊的建物,入口非常隱密,就連使用google時間軸一看,咦?我來這地方,去查看看,原來是用餐的地方。

傍晚的主教堂

DSC_2281.JPG

住在塞維亞地區最高建築,也是一間豪華旅館;不過這家旅館的電梯也非常令我印象深刻,大多高級飯店旅館電梯都會配有小螢幕的人機(HMI)對話框,大多數設計去點你住的樓層或是區域,因為這些高級電梯車廂除了緊急通話是不會有其他按鈕的,然後人機會告訴你搭哪條電梯;但是這家旅館的電梯設計,很特別是一次只能服務一個任務,也就是一個樓層最好是一批人去同上下樓層,如果同一樓層有人要往下有人要往上,電梯就看誰先按誰往上還是往下...而不是三個電梯同時服務不同任務,這設計不愧歐洲 !   亞洲人來到歐洲最困擾的應該是這一塊搭電梯吧 XD

DSC_2282.JPG

DSC_2286.JPG

DSC_2288.JPG

DSC_2291.JPG

DSC_2294.JPG

DSC_2295.JPG

DSC_2297.JPG

DSC_2301.JPG

DSC_2303.JPG

DSC_2304.JPG

DSC_2306.JPG

DSC_2307.JPG

塞維亞的市區夜景與晨曦。

早上來到塞維亞著名的西班牙廣場公園,位於城南環境幽靜,氣氛清新的瑪利亞·路易莎公園中,它是摩爾復興建築縮影。

塞維亞在1929年主辦西美展覽,在瑪利亞路易莎公園的邊緣興建西班牙廣場,舉辦西班牙的工業和技術展覽。廣場是一個巨大的半圓形,其新月形的古典建築在綠地簇擁之中別具典雅姿態,建築環繞著廣場邊緣,通過美麗的橋梁到達護城河,護城河有小船貌似可以在這划船? 廣場中心是一個大噴泉 。廣場的牆壁上有許多壁龕,看到描繪著西班牙58個不同區域的歷史畫面,每個代表了西班牙的不同省份。遊客可以觀賞自己所在省份的圖片。如果遊人在市內乘坐觀光馬車,西班牙廣場大都是必經之處,在馬車飛馳的黃色車輪掩映中,廣場動靜皆宜的畫面便可盡收眼底,令人陶醉。
 

DSC_2315.JPG

DSC_2316.JPG

DSC_2317.JPG

DSC_2319.JPG

DSC_2321.JPG

DSC_2322.JPG

DSC_2324.JPG

DSC_2325.JPG

DSC_2326.JPG

DSC_2327.JPG

DSC_2328.JPG

DSC_2329.JPG

DSC_2330.JPG

DSC_2331.JPG

DSC_2334.JPG

DSC_2335.JPG

DSC_2336.JPG

DSC_2339.JPG

DSC_2340.JPG

DSC_2341.JPG

DSC_2342.JPG

DSC_2343.JPG

DSC_2349.JPG

 

DSC_2352.JPG

DSC_2355.JPG

DSC_2356.JPG

DSC_2358.JPG

DSC_2359.JPG

DSC_2360.JPG

DSC_2363.JPG

DSC_2365.JPG

DSC_2366.JPG

DSC_2367.JPG

DSC_2368.JPG

DSC_2369.JPG

DSC_2370.JPG

DSC_2373.JPG

DSC_0239.JPG

離開廣場公園接下來去昨晚路過的塞維亞大教堂,路途經過這個類似香菇、白色鬆餅格子的怪建築,這是Metropol Paradol 市民的遮陽傘,由德國建築師Jurgen Mayer Hermann 設計

DSC_2395.JPG

DSC_2396.JPG

DSC_2397.JPG

DSC_2398.JPG

原本計畫將老舊的市場改建成有地下停車場的現代化市場但挖掘地基工程時發現許多羅馬以及摩爾遺跡

最後決定改變方案,保留地底現狀成立考古博物館,將市場移至地面層,二樓以上則成為兼具市民聚會、用餐休閒與觀光賞景的多功能廣場,一開始建案修改成此設計時無不罵到臭頭,惡評如潮水般而來,因為看似半成品的地標建築,但是正式完工後卻成為當地最著名的新地標。

DSC_2401.JPG

DSC_2402.JPG

DSC_2403.JPG

DSC_2404.JPG

DSC_2405.JPG

DSC_2407.JPG

DSC_2408.JPG

DSC_2414.JPG

DSC_2416.JPG

DSC_2417.JPG

DSC_2418.JPG

DSC_2419.JPG

DSC_2427.JPG

DSC_2428.JPG

DSC_2431.JPG

DSC_2432.JPG

DSC_2435.JPG

DSC_2438.JPG

DSC_2441.JPG

大教堂附近的摩爾式建築

DSC_2442.JPG

DSC_2443.JPG

 

 

DSC_2447.JPG

DSC_2449.JPG

DSC_2452.JPG

上圖是大教堂的廣場,下圖這塔摟是可登高俯瞰整個塞維亞市區

DSC_2445.JPG

吉拉達鐘樓 Giralda,原為伊斯蘭教堂尖塔,後改為天主教教堂鐘樓,以塔頂塞維亞勝利女神 Giraldillo 為名,鐘塔對外開放可登高俯瞰賽維亞市容。(總共34層樓 實際36樓)

DSC_2446.JPG

DSC_2453.JPG

DSC_2454.JPG

DSC_2458.JPG

塞維亞聖母主教座堂是西班牙安達盧西亞首府塞維亞的一座教堂,是天主教塞維亞總教區的主教座堂。它是世界大型哥德式主教座堂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三大教堂。 1987年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在16世紀建造完成時曾一度取代聖索菲亞大教堂成為世上規模第一大的教堂,而在此之前聖索菲亞大教堂保有這個稱號將近一千年,主教座堂也是哥倫布最後長眠於此。

塞維利聖母主教座堂原所在地是一座清真寺,在1198年完成。1248年改為天主教教堂。1401年,計劃重建新教堂。 1402年開始建造,直到16世紀完成。內裝飾極為華麗,這座教堂借鑒了清真寺的一些建築元素。這座教堂證明了塞維亞的財富,以及曾經擁有的主要貿易中心的地位。 (部分擷取維基百科)

DSC_2450.JPG

大教堂外圍有很多地方逛逛看看

DSC_2462.JPG

DSC_2463.JPG

橘子 但看情況不好吃,因為樹下全都是被吃過、剝過皮但遺置在路邊很多

DSC_2466.JPG

DSC_2468.JPG

如同葡萄牙一樣,非常愛用花磚裝飾。

DSC_2470.JPG

DSC_2474.JPG

DSC_2476.JPG

DSC_2478.JPG

爬上吉拉達鐘樓,俯瞰整個塞維亞。

DSC_2480.JPG

DSC_2481.JPG

DSC_2482.JPG

DSC_2483.JPG

DSC_2484.JPG

DSC_2485.JPG

DSC_2486.JPG

DSC_2487.JPG

DSC_2488.JPG

DSC_2491.JPG

DSC_2492.JPG

DSC_2493.JPG

DSC_2494.JPG

DSC_2495.JPG

DSC_2498.JPG

DSC_2499.JPG

DSC_2501.JPG

大教堂內部↓

DSC_2502.JPG

塞維亞大教堂穹頂 Vaults,是教堂內另一種令人讚歎不已的建築藝術,1511年曾坍塌,修建後又遭逢1888年地震再次倒塌,最終呈現在我們眼前是完成於1993年修復的樣貌。

教堂調高的設計,對於需長時間抬頭細細端倪穹頂者實為不易,要拍攝穹頂的話,有一招用手機自拍畫面,直接照穹頂就可以了。

DSC_2505.JPG

DSC_2507.JPG

DSC_2508.JPG

DSC_2509.JPG

DSC_2511.JPG

大航海家 哥倫布的棺木。

前方是主祭壇的神龕,講述耶穌的故事。

DSC_2513.JPG

DSC_2514.JPG

DSC_2520.JPG

DSC_2521.JPG

DSC_2523.JPG

 

DSC_2528.JPG

DSC_2530.JPG

DSC_2532.JPG

DSC_2534.JPG

DSC_2537.JPG

DSC_2546.JPG

雖用只用半天的時間看塞維亞大教堂,感覺是不夠的,還有很多細部沒法看完,畢竟疫情剛過,有些地方關閉暫時逛不到。

午餐完後接下來去西班牙的南端:赫雷茲( Jerez ),其這行程是品酒,會許大家聽過雪莉酒,雪莉酒一定來自西班牙的赫雷茲,不是從此地出產的雪莉酒就不是雪莉酒。這包括 Jerez de la Frontera、Sanlúcar de Barrameda 與 El Puerto de Santa María,地理位置上剛好成為一個三角形。

雪莉酒的由來:

在早期,雪利酒被稱為Sack,意思是「提取」。在歐洲,Sherry是一個專用於原產地的受保護名稱,在西班牙法律中,所有標識為Sherry的葡萄酒都必須產自雪利三角洲地區,這是加的斯(Cádiz)省赫雷斯-德拉弗龍特拉(Jerez de la Frontera), 桑盧卡爾德瓦拉梅達(Sanlúcar de Barrameda)和聖瑪麗亞港(El Puerto de Santa María)之間的一塊區域。1933年,赫雷斯的原產地名稱系統(Denominación de Origen)首次以認可了這種命名方法,正式命名為D.O. Jerez-Xeres-Sherry,並成立了管理委員會D.O. Manzanilla Sanlúcar de Barrameda。

雪利酒涵蓋了眾多不同的種類,從生物陳年類型,比如菲諾,到氧化陳年類型,比如歐羅洛索。無論哪種陳年方式,干型雪莉酒都是釀自帕羅米諾葡萄;甜型雪莉酒則會使用麝香葡萄和佩德羅·希梅內斯進行釀製。

生物陳年的雪莉酒不會加入烈酒進行強化,而是靠酒液表面的一層酵母菌(flor)將酒液與空氣隔絕開,因此酒液顏色淺,味道乾爽、清淡;氧化陳年的雪莉酒則會使用白蘭地進行強化,一旦加入烈酒酵母菌就無法生存,酒液因此與氧氣接觸,陳年後酒液顏色深,味道厚重。目前生產的雪利酒除了干型與自然甜型外,還有釀造完成後通過勾兌添加甜味的淡奶油雪莉酒(Pale Cream),半甜型雪莉酒(Medium)和奶油雪莉酒(Cream)類型。雪利酒被許多葡萄酒評論家 譽為「被低估的」 和「被忽視的」葡萄酒珍品 (我不懂酒 所以摘錄維基百科)

這次來的酒莊叫提歐貝貝 (TIO PEPE),百年酒莊之一,酒莊內有分區存放酒類,不同型號的酒分別放在不同的倉庫,類似用不同的溫度就會釀造出口味不同的酒。

DSC_2550.JPG

酒莊行程我是沒拍多少照片,但是有幾個眼前的畫面絕對不會錯過的...

DSC_2548.JPG

1號倉庫其實聯合國倉庫,全世界的國旗旗幟都會有,因為連南極都有旗幟。

DSC_2551.JPG

 

DSC_2553.JPG

而這兩個就是鼎鼎大名的西班牙F1賽車手 阿隆索以及巴西車神 洗拿 的簽名。

DSC_2556.JPG

酒莊廊道,據說夏天這邊葡萄葉就會遮蓋整個廊道。

下一行程,暫時離開西班牙,來去英國屬地:直布羅陀

 

 

 

arrow
arrow

    阿亮模型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