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軍事類 (4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Mercedes-Benz Military G Wagon

ITALERI Mercedes Benz G230 Feuerwehr改造成軍用車 Military G Wagon

製作過程:

由於要安裝一顆V8引擎,因此水箱罩移除換3D列印品,引擎蓋在沒切開之前底下用白膠黏固定棒,以後切割引擎蓋後,泡水就能將固定棒移除;主要是因為在切割過程中擔心車殼硬度不足,加以固定。

後車箱門也切開,並將蚌殼式開法改成側開法。車尾的"第三剎車燈"移除。

ITALERI Mercedes Benz G230 Feuerweh → Military G Wagon

Production Process:

Due to the installation of a V8 engine, the radiator grille was replaced with a 3D-printed piece after removal. Before cutting the hood, stabilizing rods were temporarily fixed underneath with white glue, allowing them to be easily removed after soaking in water once the hood is cut. This step is essential to ensure the rigidity of the car shell during the cutting process.

The trunk lid was also cut, and its opening style was changed from a clamshell to a side-opening method. The third brake light on the rear of the car was removed.

Mercedes-Benz Military G Wagon

文章標籤

阿亮模型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洲獅步兵戰車是德國所生產的步兵戰車 (IFV) (德語:Schützenpanzer,或者縮寫成:SPz),目的是取代目前在德國聯邦國防軍陸軍中服役且老舊的黃鼠狼步兵戰車。

The Puma is a German infantry fighting vehicle (IFV) (Schützenpanzer or short SPz) designed to replace the aging Marder IFVs currently in service with the German Army.

至於黃鼠狼步兵戰鬥車4年前有做了一台→ https://reurl.cc/vgplAA

Marder IFVs made a model 4 years ago → https://reurl.cc/vgplAA  ( Sorry for no English description in the early years (OaQ) )

873632.jpg

美洲豹雖然在外觀上與現有的其他的IFV沒有太大區別,但融合了許多先進技術。其中最明顯的便是可以靈活的更替不同的複合裝甲。並且駕駛艙和乘員艙聯通在一起,可以直接實現乘員的互動。發動機艙則是有著獨立的滅火系統。
美洲獅的外形低矮,為的是最大限度上的減小窩彈區的面積與視覺特徵。基本型的配置可以由空中巴士A400M來進行運輸與投送。3+6 成員與其他噸位相當的步兵戰車相媲美,比如說美國的M2布雷德利,但還是比瑞典CV90稍微少些。

Although the Puma is not much different from other existing IFVs in appearance, it incorporates many advanced technologies. One of the most obvious is the flexibility to replace different composite armors. And the cockpit and the crew cabin are connected together, which can directly realize the interaction of the crew. The engine compartment has an independent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 The low profile of the puma is to minimize the area and visu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ullet zone. The basic configuration can be transported and delivered by Airbus A400M. The 3+6 members are comparable to other infantry fighting vehicles of comparable tonnage, such as the American M2 Bradley, but still slightly less than the Swedish CV90.

blogger-image--1105394269.jpg

本次是RFM模型 2019年在花博RF展購置,當時算是早買早享受吧,不過疫情+現在通膨其實也就還好當時早買;說明書上有勘誤表,主要是履帶組裝忘了加在說明書上。

阿亮模型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DSCN5700.JPG

 

史崔克裝甲車(Stryker vehicle)是美軍為21世紀戰場設計的新式八輪裝甲車,是在瑞士的水虎魚裝甲車和加拿大的LAV-3裝甲車的基礎上經過改造而成。

史崔克的家族就不想贅述 ( 家族龐大,從運兵車到扛大砲,無所不能);龍騎兵(Dragon 代號 XM1296)搭配30mm鏈砲抗衡俄國的BMP系列步兵戰車而生,之後衍生兩種不同的砲塔外觀 (MCT-30 和 Cockerill 前者是無人砲塔;後者有操作員)。

stryke_kanon.jpg

上圖 這是美軍發表的龍騎兵 XM1296,2018年5月換裝服役

去年的RF模型展 ( 開拓季模型展) 熊貓模型(PANDA) 已經發表XM1296的模型,號稱當年12月上市,延宕許久在今年3月才正式上市

DSC_0590.JPG

......靠杯 為什麼我怎麼轉都繪顛倒...算了

阿亮模型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D列印 CM-32 TIFV 雲豹8輪裝甲車

DSCN5529.JPG
2014年買了3D列印之後,就有這計畫製作國軍國車國造的8輪裝甲車
不過,2015年有個雛形印刷只完成車體和引擎之後,發現列印方式要改,所以2016年就把第一代車體廢除,年底列印出3塊零件組成車體,修正列[印時的溫度,成效就出來。

作品是2代車體,雖然做到後來還是有瑕疵,但是木已成舟,部分瑕疵就用改造板修正。砲鍊型我是參考大多數的履帶式運兵車會有的砲環塔設計,不過在當時CM-32正式量產版本是40mm槍榴彈+T74,裡面就沒有塔環的設計,後續的砲鍊型也沒有塔環的設計(可能是為了減輕重量,或是參考了史崔克、食人魚這些成功的案例) 既然已經印了就將錯就錯下去,搞不好會印出第三代在修正 (說不定會做...)

輪胎是採用兩塊併裝的方式,前輪可以轉可以左右,不過沒有設計連動,懸掛系統都是獨立印製,裝甲則是用改造板疊出來,鉚釘則是一塊塊黏上去。

DSC_0074.JPG

DSC_0078.JPG

DSC_0193.JPG

DSC_0194.JPG

DSC_0195.JPG

阿亮模型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3D Print Autocar U-7144

老爸要我做的作業(? ,整體模型約90%都是3D列印印出,車輪、檔風板、頭燈和一部分細小零件是塑膠零件或是改造版製程。

U-7144這種車款是二戰美軍後勤部隊用的卡車,衍生車款有4種,製造期間1941~1945年,美國還有收藏家或是農家改裝成當曳引車、救濟車或貨車使用。

圖紙的正面跟側面上網找就能找到,根據圖紙比例去換算成1/35比例,由於工程期很長(2年),所以有新舊印製零件差異(粗糙程度不同),粗糙部分沒上補土就上漆了(老爸要求不高)

 

DSC_0178.png

 

DSC_0173.png

 

DSC_0174.png

阿亮模型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施佩伯爵海軍上將號重巡洋艦(德語:Admiral Graf Spee)是納粹德國海軍的一艘德意志級裝甲艦,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指揮德國東亞艦隊參加過科羅內爾戰役和福克蘭群島戰役的海軍上將馬克西米利安·馮·施佩命名。施佩伯爵海軍上將號於1932年10月在威廉港德國海軍船廠動工,1936年1月完工。

該艦名義上雖受《凡爾賽條約》限制排水量小於10,000噸,但實際上滿載排水量達到16,280噸。最高航速達28海里/小時,超越大多數英法軍艦。
1937年5月20日,施佩被派往英國參加英王喬治六世登基典禮的海上閱兵式。
1939年8月21日,施佩被派往南美洲海岸執行破交戰時,艦長漢斯·朗斯多夫和1200餘名艦員接受了如下任務:儘可能多地摧毀敵方的商船,以便擾亂戰爭對手英國和法國的補給線。
1939年12月上旬,施佩已先後擊沉了9艘敵方商船,但沒有殺死任何敵方商船的船員,而是把這些船員接上艦,給他們食物和水。這種做法遭到德國國防軍最高司令部的批評。
1939年12月中旬,英國皇家海軍在南大西洋上派出艦隊搜尋施佩伯爵海軍上將號。

戰爭經歷:

1939年12月13日6時22分,3艘英國巡洋艦「埃克賽特」號、「阿賈克斯」號和「阿基里斯」號開始向蒙德維的亞港進發。

3艘巡洋艦分為兩組,「埃克塞特」號從北邊進攻,「阿賈克斯」號和「阿基里斯」號從南攻擊,一陣陣密集的炮火將施佩周圍的海面炸,艦長朗斯多夫下令進行回擊,並對埃克塞特號進行集火。

不到半分鐘,「埃克塞特」號的前甲板被施佩的一枚28cm炮彈擊中,緊接著艦橋中了第二枚,「埃克塞特」號瀕臨沉沒,但施佩也被另外兩艘巡洋艦打的傷痕累累,施佩便停止攻擊,向蒙得維的亞港撤離。「阿賈克斯」號和「阿基里斯」號對「埃克塞特」號展開救援而並沒有去追施佩。

阿亮模型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貂鼠式步兵戰鬥車(德語:Schützenpanzer Marder)

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西德研發的步兵戰鬥車,貂鼠式步兵戰鬥車在20世紀60年代初開始研製,1969年4月正式批量生產,1970年進入西德陸軍服役。

1969~75年間,西德陸軍向萊茵鋼鐵公司和克虜伯馬克公司的預定計劃全部完成,期間萊茵鋼鐵公司生產了2,136輛,克虜伯馬克公司生產了975輛,

在21世紀之前,貂鼠式步兵戰鬥車是德國聯邦國防軍陸軍機械化步兵師的主力步兵戰鬥車,現在正在被Spz-3美洲豹型裝步戰車取代。

貂鼠式步兵戰鬥車在1990年兩德統一後繼續用於德國聯邦國防軍中,而隨著兩德統一和冷戰結束後的形勢,德國聯邦國防軍變得積極參與國際維和行動從而令貂鼠式步兵戰鬥車去到科索沃和阿富汗等地方。

以上維基轉載

DSCN5325.JPG

本模子是從網購購得,看起來至少被保存20年有,當然不是我買的(我自身是不碰網購,因為不信任啊!)

然而這台模子有40年歷史(Made In Janpen,1977)的老模具開發出來的模型想必狀況很多啊!

早期田伯開發軍事模型都會有電動馬達和電池排的形狀logo,但是今天改成靜態模型又會覺得內部很空虛,

阿亮模型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N5232.JPG

Stridsfordon90(Strf90)或戰鬥車輛90(CV90)是一個通用術語裝甲戰鬥車輛的家族。

80年代中期,赫格隆公司受瑞典陸軍研製一種叫CV-90的步兵戰車,於1988年交付5輛原型車,並開始長達三年的廣泛測試。

1991年瑞典軍方為CV-90開始下訂單並於1993年開始交付,目前有500輛以上的CV-90系列裝備在瑞典陸軍。

本作介紹是比較稀有的款式120T,120代表120mm口徑,T代表戰車(TANK)的意思。總重24頓,是一款輕型戰車。

模型是HOBBY BOSS的CV-90/40C博斯砲款改掉上方砲塔改成120T款式,砲塔則是95%是3D列印完成,剩下5%是細節用改造板和剩餘零件組成。

未命名.png

由於原版的120T側裙有兩種款式,一種是無裝甲防護只有下襬有防煙塵擺,另一種上面有反應裝甲,但是中下段還是沿用舊裝備。

100617212039_48 (複製).jpg

 

阿亮模型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N5175.JPG

豹2(Leopard 2)是主要服役於德國聯邦國防軍的主戰坦克,共有A1-A7等多個型號。被公認為當今性能最優秀和均衡的主戰坦克之一。豹二在同世代的西方主戰坦克中擁有極為突出的外銷成績,這也使其至今仍不斷的推出修改型以滿足不同的需求。

豹2的主要特點是在當時的西方國家中率先使用了120毫米口徑主炮、擁有1,500匹馬力的柴油發動機、液壓傳動系統、高效能冷卻系統和指揮儀式火控系統。成為西方國家20世紀末21世紀初的主流坦克。多次在加拿大陸軍盃(CAT)比賽中奪冠,其設計思想影響了多個國家主戰坦克的設計。截至到20世紀末,豹2型坦克共生產了約3,100輛。裝備國家除德國外,還有荷蘭、瑞士、瑞典、西班牙、丹麥、挪威、奧地利、波蘭、土耳其、新加坡等。由於在歐洲除了英國,法國,義大利外都使用它,它獲得了外號「歐洲豹」。(以上是維基摘錄)

 

本作是HOBBY BOSS的模型 編號 82402,這次為啥強調出編號呢? 因為這次我被HOBBY BOSS的零件給嚇到,模子零件有錯誤,毛邊一整坨...到讓我覺得...是不是戰車類的是不是這樣亂糟糟的(後來有買了A4的版本,錯誤是沒了,毛邊少了但是跟本模有一模一樣少了一部分零件安裝說明) 之前買飛機模型感覺不出來,但因為這次,讓我提高不少戒心啊(相對會把零件多到不行的喇叭牌,反而沒有這樣的缺失,真怪,零件越多按常理更有容易有錯...ㄎㄎ)

本次模型有少畫安裝零件:前履帶備料固定器B42沒有畫上去 ,蝕刻片的A 盾牌是掛在車尾中間,要做德國豹需要掛上,還要弄十字突狀。  零件錯誤有B38 形狀太大要修剪 B44太小要墊高(如果是荷蘭豹則不必)再來就是處理不完的毛邊...囧。

這個產品有弄了瑞典122型的部分反應裝甲,如果要弄成現在改良豹,倒是可以放上去,不過我是沒弄因為很醜啊。

DSCN5205.JPG

 

DSCN5206.JPG

阿亮模型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0078.JPG

M983是小號手 1/35, MIM-104F Patriot SAM PAC-3 則是威龍1/35

M983製作上,小號手真的做了多分件,很像戰鷹的走火入魔,很多部件說真的不用分成那樣...所以製作起來有一定難度

蝕刻片很多,我大多用模型膠固定,除非是網狀蝕刻片這種接觸面積很少,才改用白膠。上色方面,大多飛彈車是在後方發射,是安全地帶故不上迷彩了。

前面四輪皆可以轉向,我有把所有關節通通打通插上鐵線,但是連接桿太軟,沒辦法前輪帶動後面的前輪,所以想做連動的同好最好換成硬一點的替代零件。

做到步驟6就可進行第一次上色,不用將顏色上到完全飽和,因為後頭還有零件還要先上(避免後面零件加上去反而噴不到);將底盤所有零件再噴顏色,以節省時間節省噴罐。

也就是說做到步驟六就要開始跳著做了,引擎零件用一般暗灰色帶過,小號手這方面沒交代要用啥顏色,所以大家可以上網找看要用哪種狀態下的引擎顏色嚕。

DSC_0091.JPG

DSC_0092.JPG

DSC_0093.JPG

阿亮模型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eopard-2-Trainer (MJU)-07.jpg

Leopard-2-Trainer 豹式2型教練車,教練車在模型界來說應該非常冷門(吧?)

而且這款有教練型的國家上網查一下,德國跟荷蘭這兩國家有,只是德國他們陸地上跑的軍備大多都有教練車。

 

回歸正題,這台Trainer是我用以前的義大利模型Leopard-2 A5/A6實驗款改造 (可能是實驗款 所以砲管不能上下動) 看不順眼好長一段時間

本來想改成芬蘭版的除雷車,無奈資料很少;本來有意改成架橋車,無奈就結構太複雜(比除雷車難上好幾倍),只好放棄。

後來逛到一個荷蘭軍事網站,無意間看到教練型,就想:好吧 簡單易懂又容易改只是拆掉砲塔而已,easy easy !!

然而在用CAD畫圖發現,難的不在外觀,而是內構,因為內構照片過少,很多地方沒得參考,許多地方則是自行想像,然後配合3D印刷就印出來

當然第一代一定會有誤差,也還好誤差在控制範圍內,稍作修改,未來可以當零件來賣( ? 賺錢新方法 ㄎㄎ

 

阿亮模型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N5149.JPG

英國霍克西德利公司(1978年1月1日改名為英國宇航公司)研製的鷂式戰鬥機是第一代的鷂式垂直昇降戰機,其目的是由於東西方冷戰期間害怕蘇聯戰機攻擊機場和破壞跑道,這樣唯有垂直昇降戰機還可以起飛出擊。鷂式垂直昇降戰機能成功的關鍵是飛馬噴射發動機,鷂式戰機就是圍繞此發動機去設計的,也因此鷂式的發展史也等同是飛馬噴射發動機的發展史,此種發動機有4個向量推力噴嘴,把此俱發動機置於飛機重心位置而此4個噴嘴凸出於機身四周,當其4個噴嘴向下並產生大於其推力/重量比為1的推力時,此架飛機就可以向上昇,反之在降落時其噴咀會向下產生小於其推力/重量比為1的推力,而藉助此向量推力系統也令鷂式可以做到一般固定翼戰鬥機做不到的空戰動作。

而當鷂式垂直昇降時,由於它各個控制翼面皆失效,鷂式的左右機翼翼端,機頭和機尾皆有和飛馬發動機相連的噴嘴,只要控制這些噴嘴的噴氣就可以令飛機做出各種動作而且和飛行員一般飛行時的操作是相同的。

不過有利就有弊,當時研發過程中消防隊非常喜歡測試實驗(因為測試過程中經常發生火災),此種設計令它無可能安裝後燃器而其巨大的進氣口和4個凸出的噴嘴又增加了風阻,故鷂式是次音速而非超音速戰機。

資料來自 維基百科

 

此模型是 長谷川 (HASAGAWA) 應該也是長伯做海獵鷹模型第一款,怎麼說? 去1999.JP網站看資料,近年出品海獵鷹跟90年代出品的,噴嘴是同時轉動方向,而這一款卻完全沒有(這台好像是80年後的),雖然說明書上沒有將噴嘴黏住,但是組起來實在是動不了,後來做了點改造...

DSC_0047.JPG

DSC_0048.JPG

DSC_0049.JPG

阿亮模型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N5040.JPG

1950年代,美軍推出新型戰術車輛381 1/4噸 4x4,用以取代二戰期間的MB、GPW系列和戰後的M38。
M38A1車身採取稍微流線造型,24V電流供應,車身比過往車輛更寬大,配備OHV引擎,生產階段開始便採用防水裝置和車款多用途性,都是從M38A1開始。
例如車身加長的M170,搭載106MM無後座力砲M38A1C等等,60年代中期,M151系列尚未取代前,曾活耀於越戰期間,以色列中東戰爭大量投入該車種。它是美軍最後一款1/4噸卡車,直到70年代才光榮退役。

此模式AFV CLUB(戰鷹)出品,那...這款M38A1對我來說,應該是近代JEEP前身(或許就是,因為長的超像啊)
這款車中華民國也有服役紀錄,在越戰後老美就給了一批,這款車在我當兵服役的時候已經退役了,而且M38A1在台服役的照片超級少...
只知道從我老爸口述,外島(金門)跟台灣本島都可以看的到此車,我大哥服役還能看到少數能『跑』的,所以M38A1推估服役期超長(有36年的樣子!)
這次我就做特別樣式,弄成憲兵樣式(哈哈,睽違已久的白色計畫(x))
中華民國憲兵使用吉普車是白色車身,禮車還會有紅白藍緞帶,所以塗裝做起來沒那麼容易~
加上戰鷹模型、庫存已久的模型(在家裡可能躺了8年之久,模型放久也是會歪的)難度升高不少啊~因為事後證明,真的變質了,左邊葉子板沒辦法與車身對齊,但只能將就了。

阿亮模型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鼬鼠(德語:Wiesel)是德國開發的一款輕型空降裝甲戰鬥車輛,更確切地說是一款輕裝甲武器載車。
該車型被命名為「鼬鼠」是因為其高速以及小尺寸,這使它難以在戰場上被發現。
其尺寸、樣式以及功能都與歷史上的偵查超輕型坦克類似。「鼬鼠」曾多次參與德國聯邦國防軍的海外行動。
在70年代德國國防軍的空降步兵部隊被認為會經常遭遇與敵軍主戰坦克的戰鬥,為了填補空降部隊對空降輕型裝甲車的需求,德國軍方開發了「鼬鼠」。
研製要求包括裝甲車應適應北約普通運輸機的大小並能夠被空投,其應能攻擊地方坦克或飛機。
 

這種超輕型『坦克』可以由一架CH-53「海上種馬」可一次調運兩輛,而普通運輸機一次可運輸四輛以上。

WIESEL 2 LeFlasSys OZELO(鼬鼠2防空武器運載型),買下它的地方不是在台灣而是在印尼,台灣要看到REVELL賣的坦克類很稀有
如果是鼬鼠這種稀有品根本看不到,所以在AEON百貨看到就買了(399000印尼盾,相當於台幣970)

_20160718_223110.JPG

阿亮模型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49油罐車系列是由美軍編制M35 兩噸半車底盤衍生型 M49A2C是衍生型最新成員,駕駛是與底盤還是沿用M49,動力改成康丁德LD465-1柴油動力

本模型戰鷹出品,那...大家都知道戰鷹模型出的有名的魔王等級(什麼零件都可以出,而且都超小)

這次模型我新加了新零件,一顆柴油引擎,採用3D印刷列印

DSC_0004.JPG

 

 

 

未命名.JPG

ebay642446.jpg

光是畫一顆引擎我就花了近60小時(累計,大家還記得有預告被派出國外 沒事時間就來畫累積出來的,當然花60小時是畫大體而已,細部我就不知道花多久了)

阿亮模型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N4698.jpg  

F-104G 是洛克基德(Lockheed)作為超音速制空戰鬥機而開發
以小型機體搭載大推力引擎,能使最大速度為2馬赫,被認為是
空前絕後最快速的的戰鬥機,F-104因強調高速飛行的性能,外型非常特別,擁有「有人飛彈」的暱稱。

1956年,洛克希德開始研製一種新的星式戰鬥機,洛克希德設計代號為683-10-19,非正式代號F-104-7,當時被稱作超星,
是一種主要用於攻擊和偵察的機型。在當時,恰好此時大多數西歐國家裝備的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開始逐漸過時。
他們需要一種現代化的標準戰鬥轟炸機,作為空軍下一代主力機型。西德空軍則是其中最大的客戶。
他們的F-84和F-86已經不足以對抗來自華約的威脅,需要多達1,000架現代化戰鬥機來替換這些飛機。
因此,各大飛機製造公司都紛紛推出自己的競爭機型。洛克希德提出的方案,正是F-104-7,後來更名為F-104G

阿亮模型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7海盜二式攻擊機

DSCN3346.jpg

英語:A-7 Corsair II

基本上是以F-8戰鬥機為藍本開發,用以取代A-4天鷹式攻擊機的次音速輕型攻擊機。

A-7雖然原本僅針對美國海軍航艦操作而設計,但因其性能優異,後來也獲美國空軍,及美國空中國民兵部隊接納使用,以取代A-1天襲者攻擊機、北美F-100及共和F-105戰轟機隊。自1970年到1980年底為止,本型攻擊機亦外銷希臘、葡萄牙與泰國,做為攻擊機使用。A-7攻擊機除了機體設計源自於F-8十字軍超音速戰鬥機之外,他也是第一架配備有現代抬頭顯示器(HUD),慣性導航系統(INS)與渦扇發動機的作戰機種。

位元:

Role                        Attack aircraft

Manufacturer          Ling-Temco-Vought

First flight               26 September 1965

Introduction           February 1967

阿亮模型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N3325.jpg  

經過一番折騰後,M41D砲管前段終於做好了!!

有別於用改造棒製做,這次採用了3D列印印出成品

不過3D列印也是要大量的反覆失敗後才成功印出,最後第8次才成功列印出成品!

因為炮口到砲管排煙器呈現出多段大小變化的形狀,如果用改造棒不會那麼剛剛好,小的部件可能要用磨的,用磨的不見得是真圓;大的部件也是一樣,按比例推也是要稍做點細功。

至於砲管就直接拿廢料的模型支架就剛剛好

IMAG0251

IMAG0252

 

砲盾的造型完全按實際車輛改良,窺孔挖大後裝上已經挖好中心的改造棒,其餘的部分則用改造板建立,原則上砲盾上面這些部件是用來裝步槍的!!  沒接觸過戰車營或是戰車排可能想不到,戰車砲盾怎會裝上步槍? 其實那是用來戰車砲歸零用的,就跟步槍機槍也是要歸零射擊是同樣的道理。(同軸槍架)

阿亮模型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0128

自1958年起,中華民國陸續接收超過700輛的M41A3輕戰車,與300輛左右自行修改M48A3戰車成為各裝甲旅、步兵師戰車營、軍團裝騎 營、海軍陸戰隊戰車營的主要裝備。經過數十年操作已逐漸老朽,在1980年代起就有傳出國軍有向歐洲國家採購M-41改良套件或是採購新式輕戰車的構想; 美國在1990年代初甚至答應出售700輛M8輕戰車來取代這批戰車,但是最後都沒實現。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時,如何讓這批老朽的輕戰車維持戰力成為 大麻煩,中華民國政府緊急編列了一筆為數200億台幣的『緊急加強戰備經費』,當中預定由超過700輛M41A3輕戰車中擇優挑選400輛進行升級。此改 裝為M41D型輕戰車的計劃被列為優先項目,90年代末期由兩家團隊競標;但原型車推出後大環境情勢丕變,中華民國陸軍在飛彈危機後大手筆增購了300輛 M60A3TTS,與CM-11、CM-12,及1992年購入的160輛M60A3一同組成了上千輛主力戰車的大規模裝甲部隊,同時推動精實案削減軍隊 規模。

M-41D的改良計畫縮水並不是技術問題,而是軍事體制改革後改良輕戰車成為過時方案。最後改良計畫被大幅縮水,只獲得12億新台幣 經費為陸軍改良50輛M-41D,等同說象徵性的採購一營的輕戰車為耗資數億的延壽計畫給個交代。改裝在2000年初左右完成,但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在 M41D服役之後還持續使用了至少10年的M41A3,直到2011年才替換成M60A3TTS,海軍陸戰隊為何不願意加入計畫這箇中折衝至今仍未有答 案。

M41D的動力系統是使用1具Detroit Diesel製二行程DDC 8V-71T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最大出力405匹馬力,最大淨扭力為1025 ft-lb。由於換裝的柴油發動機較原先的汽油發動機(Continental AOS 895-3 6-cylinder 火星塞點火)省油,加上油箱容量由原先的530L增加到760L,所以M41D最大行程增加至 450km,此外仍保留原來艾利森變速箱公司製CD500型變速箱。使用德儀的CVTTS(Combat Vehicle Thermal Targeting System)夜視射控系統,取代原有M41A3型的光學瞄準儀器,以及採用聯勤自行研發的新型M32K1型76mm 戰車砲.可發射M464翼穩脫殼穿甲彈(APFSDS)幾乎可以有效對付俄羅斯現役的各式戰車基本裝甲,將原本只有簡單機械式彈道估算儀器的M41A3, 配備夜視射控系統後,可以進行全天候作戰,所以早先金門部署的M41D改良型輕戰車,基本的性能與使用效率,比台灣本島目前使用的M41A3,效率與效能 都要強的多。

前文來自 維基百科

2003年 M41D回到本島繼續服役

 

IMAG0129

IMAG0171

IMAG0172  

阿亮模型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龍捲風 F3

DSCN3046.jpg

1968年,德國、荷蘭、比利時、義大利和加拿大面對F-104的除役而組織了工作團體審查後繼的機型,此機型最初稱多用途航空器(Multi Role Aircraft,簡稱MRA),後稱多用途戰鬥機(Multi Role Combat Aircraft,簡稱MRCA)。1968年英國參加了MRCA小組,並且簽定英國、德國和義大利三國間的協議備忘錄。欲用一種戰機替換所有的F-104G,且由英國和德國主導技術。1969年加拿大和比利時退出了工作團體,後來在1970年荷蘭也退出。

 


後來這三個國家製作出主三種型號:IDS(阻絕打擊)、ADV(防空攔截)、ECR(電戰/偵查)為龍捲風三大主幹而F3型則是英國自行研發的空優型先是出開發出F2,後來才有量產型的F3,並租借給義大利和出售給沙烏地阿拉伯。

F3型雖然已經被海獵鷹與EF2000取代,往後要看到她,可在歐洲航空展一見芳蹤。雖然英、德、義 逐漸淘汰龍捲風每一個機種,但是面對價位超高的EF2000,龍捲風仍是有一定的戰鬥水準。

本模是TAMIYA(田宮)開發,義大利製造的模子(算是減少成本的做法,畢竟開模很貴,田宮本身沒有龍捲風的模子,找義大利就是個好點子),由於我買過義大利的龍捲風,比對一下模子,除了掛彈不一樣,其他的零件版放位置幾乎相同,只差在精細度,田宮略勝~

飛機主色為TS-81 機腹少部分噴上AS-5 ,機頭是AS-7,然後舊化處理,本機以地面模式,所以減速板以張開方式呈現。

本次也是災難機,因可變動後尾翼連軸摔斷了,後續掛油箱不小心把可變角度派龍折斷,雖然後尾翼最後是黏死處理,派龍則是用三秒膠黏回斷掉的部分。後來也不敢掛飛彈上去怕太重,雖仍可轉動派龍 只是要轉它要非常小心。

阿亮模型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