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N2855j.JPG

DSCN2840j.JPG

DSCN2840e.JPG

DSCN2855E.JPG 

保時捷944Turbo是前置引擎後輪驅動車,在1985年在日內瓦正式亮相(在1982年開始研發924後續車),即924開發過來,外觀最大特徵很大一片前保險桿,後保險桿下方擴伸出的防護版。作爲保時捷924的後代保時捷,944改良了爲人詬病的過多大眾車型元素的缺點,在與924相似的車身造型中除加寬了輪距外,還更換上了由保時捷自家所打 造的2.5升直列4缸發動機,且除了基本車型外,還包含有著944 Turbo、944 S2、944 S2 Cabriolet等車型。

長谷川出品,其實是長叔的復刻版,由於不景氣現在除了歐系模型商還有出新品之外,亞洲地區除了軍事類的,幾乎停滯不前...只好拿舊版翻新再拿來賣...

模型本身,我製作過程改的不多,原廠的香菇頭保護蓋拿掉改成裸露樣子,後排氣管頭切掉改用911的排氣管頭;車身下方有防石子防護版,把他磨平,煞車碟盤稍微加工一下...歷時2個月才慢慢完成。

 IMAG0492.jpg

IMAG0494.jpg

IMAG0493.jpg  

阿亮模型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機動性多用途輪式車輛(英語:High Mobility Multipurpose Wheeled Vehicle,縮寫HMMWV或Humvee),又稱悍馬,是由AM General為美國軍方生產的全輪驅動車輛。1991年,歷經波斯灣戰爭一役,其優異的機動性、越野性、可靠性和耐久性與各式武器承載上的安裝適應能力,間接促使該款汽車聲名大噪。部份軍事迷更將其冠上「越野之王」的美譽。

M1114武裝車輛(附加頂部裝甲)在伊拉克掃蕩哈珊政權時,美國增派350輛悍馬經過現代化改裝的軍用越野吉普車。

改裝後的M1114在裝甲防護能力方面較以前有大幅度提高。由於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境內執行作戰任務的美軍士兵面臨著地雷和火箭彈的嚴重危險,因此這種改進對他們來說是非常必要的。美國本來計畫將該車種配給憲兵部隊配發,後來隨著駐伊美軍傷亡數量的迅速增加,不得已增加數量。目前,美國有計畫安排給憲兵隊與海軍陸戰隊配發更具有防護力的M1117裝甲輸送車

此模的牌子是威駿 ,ㄜ....模子方面非常細,細到你會覺得:為什麼這麼細,一堆小到不行的零件也做出來,還有一堆蝕刻片...我還以為AFV Club(戰鷹)已經很細膩了,沒想到還有別家做到走火入魔....

IMAG0489.jpg IMAG0488.jpg IMAG0487.jpg IMAG0486.jpg

IMAG0506 IMAG0507 IMAG0509 IMAG0510 IMAG0511  

大至上,極少數的零件我懶得弄上去,尤其細部的蝕刻片,當然極少數啦~ 而且,此模密合度不佳...正傷腦筋車頂部分如何完全密合@@


阿亮模型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歷時4個月  中間還卡了很多作品的關係而停擺
車體是用義大利的Mercedes Benz 2448 聯結車為底加以改造
車後的儲存櫃全都是自己規畫出來 也就是100%手工黏出來的 (也是花最多時間的地方)
完工後的感覺...好大一台~

 
不多說 賞圖吧

DSCN2762.jpg

 

DSCN2764.jpg

DSCN2765.jpg

阿亮模型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N20

斯圖亞特輕戰車(Stuart tank;M3/M5輕戰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製造數量最多的輕戰車。歐洲戰場上所使用的英軍以美國南北戰爭名將斯圖亞特為M3和M5戰車命名。美國陸軍則僅以「M3輕戰車」和「M5輕戰車」作為官方名稱

斯圖亞特戰車是美國以及其盟國在二戰使用最廣泛的輕戰車,從歐洲、北非到菲律賓,甚至是東南亞叢林以及島嶼上皆有斯圖亞特的蹤跡。並在租借法案的推廣下陸續提供給蘇聯、中華民國、法國、南斯拉夫、葡萄牙及若干中南美國家使用。

1949年在國共內戰的金門戰役中,國軍擊敗共軍的關鍵「金門之熊」部隊,便是由21輛M5A1戰車組成的一個戰車營,1949年10月24日,共軍三個團近萬人兵力渡海登陸金門,與國軍爆發三晝夜激戰,是為古寧頭戰役。
由於共軍過度輕敵,又缺乏反戰車武器,遭到M5A1戰車痛擊。戰一營先是守住戰略要地  瓊林  和  安岐,隨後擊潰困守海灘和古寧頭各村莊內的共軍,幫助國軍取得勝利。
戰役結束之後,金門防衛部司令胡璉贈予戰三團第一營「金門之熊」稱號,表彰該營在戰役中的表現。

金門之熊的稱號,官方的說法是:因為胡璉將軍的番號旗幟是一隻熊,金門之熊稱號是這樣來的;民間(老兵)的說法是:因為當時只有21輛M5A1,加上砲彈有不足之虞,乾脆開戰車撞敵人直接輾壓過去,跟熊一樣攻擊獵物...不過這說法無法考證。

阿亮模型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N270900

Ju 87的主要設計者—赫爾曼·波爾曼(Hermann Pohlmann)主張任何俯衝轟炸機的設計都必須具備簡單與堅固的特性。這產生了許多技術的創新,例如固定式起落架成為它的特色。波爾曼與歐洲工程師卡爾·波勞斯(Karl Plauth)持續開發並且在1928年9月製造出Ju A 48進行試飛。
Ju 87的設計始於1933年,屬於名為「俯衝轟炸機計劃」(Sturzbomber-Programm)計畫的一部分。它採用英國勞斯萊斯紅隼型發動機,第一架原型機在瑞典的Flygindustri基地建造並於1934年年底秘密運回德國。原本應該在1935年四月完工,但是因為機身強度不足,因此推遲到10月才完成;不過處女飛行在該年9月17日就實行了。

JU-87主要是俯衝→加速→投彈而設計,所以在機身和引擎的設計相當堅固,具有固定式起落架並可搭載2名飛行員,主要結構金屬與蒙皮皆用杜拉鋁,至於如襟翼(Wing flaps)等需要堅固結構的區域則是由合金所組成,而需要承受強大應力的零件與螺栓則使用鋼鐵鑄造

它於二戰初期德國所發動的閃電戰中取得非常大的戰果,1940年後德國在非洲戰場及東部戰線大量投入這種轟炸機,尤其在東線戰場,更發揮出其強大的對地攻擊能力。這種轟炸機不但給予地面目標大力的打擊,其獨有的發聲裝置所發出的尖嘯聲,亦為地面的士兵給予心理上的恫嚇,加強攻擊的效果。這種機型為德國空軍廣泛的使用,由1935年開始投入使用,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Ju 87的型號裡,R-2與B-2屬於同一種機身,但有給予強化這讓R-2在俯衝時達到600 km/h(370 mph)的速度·它換裝成Jumo 211D軸狀發動機,但是這樣的改變讓機身超重達700 kg(1,540 lb),這讓R-2在航速與升限方面都遜於Ju 87 B-1系列·同時在航程方面增加了360 km(220 mi)

模型製作:

機身色澤:TS-61+AS-24 ,洗漬XF-1+XF-20(老樣子@@)

阿亮模型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